Google+ The Writing on the Wall / "上海"如此這般的原形畢露 虛有其表的"中國"何以為繼? <g:plusone size="medium"></g:plusone> - Lee Li's Speculator Ponders

網頁

StockPreacher & StockPicker :

股價低買高賣的準則

一、前言
股市競爭比戰場還激烈,要買什麼股票?要賣什麼股票?必須要有一一致性、完備性且是決定性的公設(postulate)或公理(axiom)做為股市戰場的作戰準則 --- 低買高賣。

二、股價低買高賣的準則
股價低於內在價值時就堅決分批買入,以實現“低買”作戰準則;反過來,股價遠高於內在價值時,就應該分批賣出股票,以實現“高賣”作戰準則。(確定你持股的股價比(P/X)在本blog表頭分配圖的哪一區間,及其臨界點)

三、買什麼股票的作戰準則
當股價 / 內在價值處於收歛,其趨近於臨界值域下限時是最佳的買入時價區域,也就是:d(P/V) → 0,且d(d(P/V)) > 0 ;

四、賣什麼股票的作戰準則
當股價 / 內在價值處於發散,其趨近於臨界值域上限時是最佳的賣出時價區域,也就是:d(P/V) → 0,且d(d(P/V)) < 0 ;

五、實戰之實證與情報
此實證與情報等情資已於MICS-Stock Picker表裡全盤托出,細心的價值投資作戰戰士,請自行察閱。

本文更詳盡的解析,請搜尋下表資料裡的電子書:恐慌與機會。

你可以在最近的分析文章中及MICS-Stock Picker表中挑選到所需要價值投資的股票標的。

2009/1/28

The Writing on the Wall / "上海"如此這般的原形畢露 虛有其表的"中國"何以為繼?

讓數據說話,會看到數據趨勢所帶來的警訊;唯有數理邏輯分析和管理科學(非狹隘的企業管理)能力強的人方能洞悉到此數據趨勢背後的真實真相,進而胸有成竹的掌握真理---掌握投機(不是投資)的先機。

以下為台灣 - 上海市 - 中國的真實真相之分析:

一.台灣產業關聯供應鏈慘遭割斷,社會價值鏈也跟著每下愈況


1.2008年12月台灣外銷訂單史上最大跌幅33%

上世紀末產業生產線以"包二奶式的價值觀"風起雲湧的被唯利是圖的商人外移至中國,其始料未及的副作用和反作用力的反撲,引發2007年下半年起全球產業關聯的供應鏈在金流率先逆流所產生的連鎖反應下逐步斷裂,消費者信心惡化,台灣外銷接單動能全面衰竭。

自從2008年10月,台灣外銷訂單金額年增率由正轉負以來,負成長也逐月每下愈況。2008年12月外銷訂單金額為207.9億美元,較2007年12月減少102.4億美元,大幅衰退33%,創下有史以來最大跌幅。
依定量、定性統計分析推論:預估2009年1月台灣外銷接單將更疲弱,金額恐不到200億美元。

2.台灣接自中國的訂單銳減47.13%

在主要接單地區方面,由於動能隨北京奧運閉幕逐漸轉弱,因此2008年12月接自中國(含香港)的訂單金額較2007年12月銳減47.13%,為1986年4 月以來新低;至於2008全年接自中、美的外銷訂單金額年增率分別為負3.87%與負2.94%,也雙雙創下2002年以來最低紀錄。

3.就各接單的貨品觀察

以電子產品較2007年同月減少22億美元(減幅30.84%)影響最大;其次為資訊與通信產品,減少15.3億美元(減幅23.13%);而精密儀器等產品則減少14.5億美元(減幅53.83%)。

4.2009年1月台灣接單恐不到200億美元

根據外銷訂單受查廠商預期下月接單狀況顯示,認為2009年1月接單將較去年12月減少的廠商家數佔61.16%,預期將增加者僅9.47七%,各業別廠商「預期減少」均逾50%,其中電子、資訊與通信及精密儀器等產品的廠商「預期減少」幾近60%,相當不樂觀。

二.上海市的原形畢露

依上海市長韓正的警告:上海經濟非常嚴峻

在連續18年的高速增長之後,2008年上海包括財政收入在內的多項經濟指標增長首次轉負。上海市市長韓正警告,上海經濟形勢非常嚴峻。

2008年下半年以來,上海財政收入增幅逐月縮減。2008年8月增幅為 0.4% ,9月增幅僅為0.1%,10月由於多種因素略回升到2.1%,但到了11月,財政收入則首次出現了負成長,且高達-9.5%,12月仍是負成長。

這是自1990年浦東開發以來,上海經濟發展首次出現負成長局面。除了財政收入外惡化外,上海出口貿易2008年從10月份開始負成長,工業生產成長亦從11月開始倒退,12月的負成長更達2位數。

依此趨勢推論,2009 年上海市第一季的經濟活動數據極可能更加嚴重惡化。

三.好大喜功且虛有其表的中國何以為繼?
1.具有中國特色的馬列社會主義:不合理於統計學邏輯的造假數據

按照統計學原理,不同的統計標準,可以當成系統誤差看待。所以即使統計數字不準確,但同樣可以當成一種參考的數據使用。但90年代之後,中國政府,包括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都採取根據需要設定數字的方法來確定經濟成長,因此這個所謂的系統誤差也就毫無意義可 言,換言之,其後的經濟數據幾乎沒有什麼參考價值。比如中國國務院直轄的各省市等經濟成長數字全都高於全國數字,便是明顯荒謬的一例。省政府需要把縣市政府的數字削減2%計算全省的數字,而北京則把各省政府的數字再削減2%計算全國的數字,但為什麼要削減2%,卻沒有任何根據。合理推論其原因是這樣削減之後,比較適合北京當年的計畫。在這樣的情形之下,2009年中國GDP年成長數字,是8%或者是7%,其實沒有任何意義。充其量只是政府統計部門和經濟部門的一種愚民政策的數字遊戲而已。

2.具有中國特色的馬列社會主義:成本效益極低及品質低劣

近幾年來,中國儘管高喊GDP一直保持著7%-8%的增長速度,人們生活品質一片大好。首先不要看這個成長資料是否真實,但就從中國的計算方式上來看,中國從來不把環境損失的成本計入GDP。如果扣除生態成本和生產浪費,過去20年中國真實的國民財富將縮水22%,還有一些資料表明,如果把每年的環境消耗計算在內,中國每年的GDP都是負成長,中國產品耗能高,萬元GDP耗能是世界平均水準的3至4倍。中國每年消耗全世界水泥總產量的40%,鋼總產量的30%,石油總產量的30%,導致能源及原物料價格全面上漲,中國的這種拼資源、拼人力、高投入、高耗能、高污染的粗放式的發展模式對世界的能源及構成巨大的威脅。目前中國綜合能源利用效率僅為33%,比先進發達國家低10%;單位產值耗能是世界平均水準的兩倍多;主要產品單位耗能平均比國外先進水準高 40%。瑞士達沃斯曾經在世界經濟論壇公佈了「環境可持續指數」的評價:在全球144個國家和地區的排序中,中國位居第133位。報告指出,低產值、高污染的生產模式將造成國家未富而資源和環境先衰。這些數字從一個側面說明,中國資源對於支撐「粗放型」經濟社會發展已經到了難以承受的地步。

3.2009年中國GDP年成長率若低於8%,其經濟活動幾乎等於停滯

依據新紀元週刊鋒筆天下作者臧山的論述:

2009年中國GDP年成長率其政府為什麼是要力求「保八」?
「保八」一詞是上世紀末(大約1998年)中國國務院總理朱鎔基首先提出的
。當時選擇的是香港和珠江三角洲地區的比較,把兩地商店租金漲落、企業破產數字、失業情況等因素作對照。97香港經濟增長4.5%,98年是負 5.1%,99年則是正3.1%。而這三年中國的GDP年增長率分別是8.8%、7.8%、7.1%。兩地大致的趨勢相同,而經濟表現也有很多類似的情況。 比較明顯的,是中國經濟增長8%確實構成了一個分水嶺,在這個數字之下,很類似香港經濟增長在1%以下的情形,包括空置商舖增加、就業出現困難、企業停工 倒閉增加等等。

當然這只是一個非常粗糙的比較,但估計大致的情況不會相差太遠。也就是說,中國的8%,類似其他國家/地區(比如香港)1%的增長。因此,中國官方公佈的GDP年成長低於8%幾乎等於實質增長停滯。
若2009年中國GDP能如其政府所說的"保八',即為大於8%的年增長的話,主要是來自財政執行動力。如果沒有這一力量的話,只靠民間現有經濟活動慣性趨勢,推計2009年中國GDP只達到5%~6%之間,2010年甚至跌到4%~5%。

4.中國近期幾乎各產業都相繼發布獲利預警,擴大內需政策也難抵衰退慣性趨勢
2008年第4季中國企業獲利多數腰斬,近期更發出一連串獲利預警,GDP貢獻度超過40 %的民間投資2009年將嚴重受創,過去中國經濟因過度投資而造成的非理性的繁榮景象,將不復存在,中國2009年GDP的將是每下愈況,官方的保8顯然已不可能達到。
由於中國企業獲利不佳慣性趨勢已形成,製造業產能嚴重過剩,民間投資勢必跟著大幅萎縮。2009年中國製造業的投資將零成長,而不動產投資將年成長 -12%,中國的民間投資將年成長 -15%。
近期中國幾乎各產業都相繼發布獲利預警,據中國官方統計,2008年9至11月製造業利潤年成長 -27%,與過去的成長20%~40%大異其趣。
全球景氣衰退下,出口指標的航運業首當其衝,中海船公司(China Shipping Container Lines)公告2008年獲利衰退超過50%。中國國際海運貨櫃集團(China International Marine Container)2008年獲利15億人民幣(2.19億美元),衰退53%,且第4季的出貨幾乎停頓。
內需導向的企業營運業績也是每下愈況。汽車業龍頭上海汽車(SAIC)2008年獲利衰退50%。鋼鐵業則因為建築工地停擺,營運資金幾近燒光。金融業的中國人壽則受到股市大跌與競爭激烈的雙重壓力,2008年獲利衰退超過50%。
長久以來,由於中國企業投資資金的來源過度依賴於保留盈餘,在此時企業獲利衰退的情勢下,投資萎縮的幅度勢必更加惡化。據官方資料顯示,2008年63%中國企業 的投資資金來自保留盈餘等內部資金,比過去十年的平均值低於50%還高出許多。在景氣大好時,企業用豐厚的利潤進行投資,北京與上海的企業總部大樓更是好大喜功的金碧輝煌。但此時景氣極差,利潤已不足支應向來闊綽的大額投資了。
國營企業由政府主導,維持一定的投資量,中國海洋石油公司(CNOOC)2009今年資本支出67.6億美元,年增19%;電信公司為了導入3G手機系統,還會大 量投資。但對民營企業來說,鞍鋼上個月宣佈去年獲利34.2億人民幣,大幅衰退55%,且2008年中國鋼鐵產量6億公噸,但銷售僅5億公噸,如此供過於 求,何來投資可言?
中國政府擴大支出,喊出4兆人民幣振興經濟,是迫於無奈的一步棋。但在民間投資動能驟降、出口衰退已成定局之下,政府擴大內需也是黔驢技窮了。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