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 2012/04 - Lee Li's Speculator Ponders

網頁

StockPreacher & StockPicker :

股價低買高賣的準則

一、前言
股市競爭比戰場還激烈,要買什麼股票?要賣什麼股票?必須要有一一致性、完備性且是決定性的公設(postulate)或公理(axiom)做為股市戰場的作戰準則 --- 低買高賣。

二、股價低買高賣的準則
股價低於內在價值時就堅決分批買入,以實現“低買”作戰準則;反過來,股價遠高於內在價值時,就應該分批賣出股票,以實現“高賣”作戰準則。(確定你持股的股價比(P/X)在本blog表頭分配圖的哪一區間,及其臨界點)

三、買什麼股票的作戰準則
當股價 / 內在價值處於收歛,其趨近於臨界值域下限時是最佳的買入時價區域,也就是:d(P/V) → 0,且d(d(P/V)) > 0 ;

四、賣什麼股票的作戰準則
當股價 / 內在價值處於發散,其趨近於臨界值域上限時是最佳的賣出時價區域,也就是:d(P/V) → 0,且d(d(P/V)) < 0 ;

五、實戰之實證與情報
此實證與情報等情資已於MICS-Stock Picker表裡全盤托出,細心的價值投資作戰戰士,請自行察閱。

本文更詳盡的解析,請搜尋下表資料裡的電子書:恐慌與機會。

你可以在最近的分析文章中及MICS-Stock Picker表中挑選到所需要價值投資的股票標的。

2012/4/20

如何挑選『物美價廉』的好股票

前言

一般群眾「執指為月」的慣性就像大海裏起起落落的波浪潮一樣,隱含著神秘的力量與機制。故投資群眾的買賣行為趨勢對證券市場行情的發展,比證券的本質更具影響力。所以一位投機者想要掌握先機,須事先預知事態的發展和預測證券市場投資群眾對事態的反應趨勢。


一、千載難逢的機會

台股3月中旬以來的大退潮,使得物美價廉、質優價低的股票彰顯無遺,此時正是挑選物美價廉、質優價低的股票之好時機。挑選好具有潛力的標的股票,長期持有( >1~2年),在低成本的效應下,你必然會賺到大筆的錢,且你的財富水準也跟著水漲船高。

2012/4/11

趨勢投資和價值投資

前言

投資策略之好壞除了要靠頭腦外,其勝負更需靠耐心與毅力。
人們在預防空頭所受到的損失,往往比空頭真正降臨時所受的損失來得更多。原因是為了預防空頭時段,投資人往往迷思、迷失及錯失了多頭股市的機會。


一. 趨勢投資的操作型定義

長期而言,一家公司股票價格的表現是與其業績表現呈正相關的。所以短期內股票的投資安全邊際和長期業績表現是股市戰場作戰勝負的關鍵,而耐心持有必終有回報。

在股市戰場裡投資一家公司而買賣其股票最基本的是要『順勢而為』,這裡的勢就是趨勢。看準了趨勢,並善用趨勢所帶來的買賣機會,那麼『執指為月』的技術分析等之效用就下降了一大半;反之,如果違背趨勢而執意買賣,那麼技術分析也毫無回天之力。

2012/4/9

年報、第一季財報及3月營收的績優股


前言

善用此番因證所稅政策議案帶來的大盤指數及個股股價重挫,分批買進物美價廉的績優股,以建立價值投資部位。


一.股價比(P/X)偏低的績優股已浮現

就過去經驗來看,台股週線連三黑後,績優個股股價隨著加權指數挫跌也來到相對低點,不論是法人或散戶都會開始進場撿物美價廉的績優股。

2012/4/6

績優公司的業績不會因證所稅就大幅衰落!!

台股近日因證所稅政策議案而大幅重挫,請問有智慧及知識的價值投資戰士們:績優公司的業績會因證所稅而大幅衰落嗎?! 但非常確定的是可以帶來低『股價比』的大好機會。

2012/4/5

你投資的公司轉投資中國之績效如何?

前言

延續上篇(
Let China Make You Big Money)的論點,接下來必須進一步確認哪些股票所對應的公司在中國的投資績效『每況愈上』,並且能抓穩中國市場的變化而穩健永續發展下去。
統計分析整體台灣上市櫃公司投資中國的資料,近三年來其投資中國的獲利趨勢及獲利匯回台灣的績效不盡理想。有些公司的確表現不錯,但其他大部份公司績效非常不好。

2012/4/2

股價動態不均衡方程式的分析與實證

前言

股市現行的技術指標之理論基礎是迷思的,它們會給投資人產生很多迷失。
為什麼?因為這些理論都忽略了股票價格是一個動態不均衡的隨機函數。這些技術指標的理論依據是以過去行情統計資料做為分析投資人行為模式的替代變數。因此,若所處股市屬不成熟、不穩健的,這類如同『執指為月』般的投資方法是不可能指導投資人做正確的投資,也不能保證投資人在股市上獲利。

2012/4/1

5月份台指、各股績效評比

一. 前言

在股市戰場作戰,你是一個天才?一個智者?一個聰明的戰士? 還是一個屢戰屢敗或是屢敗屢戰的失敗者?

1.英國物理學家William Thomson(Lord Kelvin, 1824~1907)曾說:當你能衡量你所說或所做的事情,並能以具體的數字加以表達,這意謂著你對其有所了解 ;但當你無法加以衡量且無法以數字說明時,這意謂著你的所知極為有限,或許根本夠不上水準。這也許只是知識的開端,但卻體現出你的思維無法達到科學化的境界。